FB 廣告費用怎麼算?計算、查詢方式一次看,避免 FB 廣告亂收費

一、FB 廣告費用計算方式

Facebook 廣告的計費方式主要以曝光(CPM)計價,但廣告主可以根據不同的行銷目標來計算實際的點擊(CPC)、轉換(CPA)、表單(CPL)或下載(CPI)成本。

1. 競價購買(Auction Buying)

  • Facebook 透過即時競價機制,決定廣告的曝光成本,廣告主的出價、受眾競爭度及廣告品質會影響最終費用。
  • 計費模式:CPM(每千次曝光成本) 為基礎,再推算出 CPC、CPA、CPL 等等。
  • 適用情境: 電商、應用下載、活動推廣等需要即時優化成效的廣告主。

2. 預定購買(Reach & Frequency Buying)

  • 適合希望獲得穩定曝光的品牌廣告主,廣告主可以預先選擇受眾與曝光頻率,避免競價波動。
  • 計費模式: 直接以固定 CPM(每千次曝光成本) 計算,確保廣告在特定期間內穩定觸及受眾。
  • 適用情境: 品牌形象廣告、長期行銷活動、大型企業行銷策略。

二、影響 FB 廣告費用的因素

FB 廣告的費用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,這些因素決定了廣告在競價系統中的表現,進而影響點擊成本(CPC)、千次曝光成本(CPM)、轉換成本(CPA)等指標。不同產業、不同廣告目標、不同的投放策略,最終的廣告費用可能有很大的差異。

1. 競爭程度

Facebook 廣告採用競價機制,當多個廣告主同時競爭相同的受眾時,競價壓力會推高廣告成本。因此,高競爭度產業如 金融、電商、保險、房地產、教育,廣告費用通常比其他行業來得高。

影響廣告競爭度的因素

  • 產業類別(例如電商與房地產廣告競爭激烈,費用通常較高)
  • 受眾需求(熱門興趣、熱門地區的受眾較難爭取)
  • 廣告季節性(如雙 11、黑色星期五,競價成本可能翻倍)

2. 受眾設定

FB 廣告可依照 年齡、性別、興趣、行為、地域 來篩選目標受眾,不同的受眾設定會影響廣告費用。

  • 範圍太廣 → 點擊率低,浪費預算
  • 範圍太小 → 競價成本高,導致 CPC 提高
  • 針對特定興趣族群 → 廣告更有吸引力,提升轉換率

3. 廣告品質(Ad Relevance Score)

Facebook 會根據 廣告內容、互動率、受眾回饋,評估廣告的「品質分數」。品質越高的廣告,Facebook 會降低其曝光成本,讓廣告能以較低的 CPM 或 CPC 投放。

影響廣告品質的因素

  • 廣告點擊率(CTR):高點擊率代表廣告吸引人,有助於降低 CPC
  • 負面回饋:如果用戶選擇「隱藏廣告」,Facebook 會降低廣告排名
  • 互動率:留言、分享、按讚等互動高,代表廣告內容對受眾有價值

4. 廣告目標

不同的廣告目標會影響廣告費用,例如:

  • 品牌曝光成本(CPM):提高品牌知名度,費用較低。
  • 流量導向成本(CPC):導入網站流量,費用中等。
  • 潛在客戶開發成本(CPL):在 FB 裡完成表單提交,不同產業費用落差較大。
  • 轉換導向成本(CPA):導向官網促進購買或填寫表單,通常費用較高。
  • 應用程式下載成本(CPI):推廣 APP 下載,費用受市場影響較大。

5. 廣告素材(Creative & Ad Format)

FB 廣告的 圖片、影片、文案 會直接影響廣告的點擊率(CTR),進而影響 CPC 和 CPA 成本。

常見影響廣告成本的因素

  • 圖片解析度低、過度文字化 → 點擊率下降,CPC 增加
  • 動態影片廣告 → 更能吸引受眾,提高互動率
  • 吸睛標題 + CTA(行動呼籲)→ 提高轉換率,降低 CPA

6. 廣告出價(Bidding Strategy)

Facebook 提供多種出價模式,廣告主可以選擇 最低成本、自動出價、手動出價 來控制預算。但出價過低,可能導致廣告無法獲得足夠曝光。

常見出價模式

  1. 最低成本(Lowest Cost):Facebook 自動調整出價,確保最便宜的轉換成本
  2. 最高出價(Highest Bid):適合高競爭市場,但容易造成過高成本
  3. 手動出價(Manual Bidding):廣告主自行設定單次轉換最高願意支付的金額

三、FB 廣告收費方式

1. 達到付款門檻時收費

當廣告費用累積達到 Facebook 系統設定的付款門檻時,系統會自動從您的付款方式(如信用卡或 PayPal)中扣款。付款門檻會根據廣告帳戶的歷史消費紀錄動態調整,剛開始投放時門檻較低,當帳戶信譽提升後,門檻可能會逐步提高。

常見的付款門檻範圍:

  • 新帳戶:NT$300~NT$600
  • 穩定帳戶:NT$1,500~NT$3,000
  • 高消費帳戶:NT$10,000 以上

您可以在「帳單」頁面查看目前的付款門檻。

2. 每月定期收費

如果在一個計費週期內,廣告消費未達付款門檻,Facebook 會在每個月的結算日期自動扣款,以確保帳單結算正常進行。通常,結算日期為每月固定的一天,例如每月 1 日或 15 日,具體日期可在「帳單」頁面查看並確認。

3. 可能發生的額外費用

  • 廣告預算調整影響付款頻率:如果您臨時增加廣告預算,可能會更快達到付款門檻,導致 Facebook 頻繁扣款。
  • 多筆小額扣款:系統可能會拆分扣款,而不是一次性扣除整筆費用,這可能會讓帳單顯示多筆付款記錄。
  • 貨幣與稅費:如果您的廣告帳戶屬於台灣地區,Facebook 會加收 5% 營業稅(VAT),請在預算規劃時考量這個額外費用。

您可以隨時在 廣告管理員 > 帳單 中查看廣告費用與付款紀錄,確保帳務透明,避免「FB 廣告亂收費」的問題。

四、如何查詢 FB 廣告費用

要查詢您的Facebook廣告費用,請按照以下步驟:

  1. 前往廣告管理員的「帳單」部分。
  2. 點擊交易清單中的日期下拉式功能表,選擇您想查看費用的日期範圍。
  3. 點擊想要了解詳細資訊的該筆收費的交易編號。

透過上述步驟,您可以清晰地查看每筆廣告費用的詳細資訊,避免出現「FB 廣告亂收費」的情況。

五、合理的平均 CPC、CPM、CPL、CPA 費用

根據過往實操案例評估,Facebook 廣告費用平均如下:

  • 每千次曝光成本(CPM):約為 $25~$30 元。
  • 每次點擊成本(CPC):約為 $3~$5 元。
  • 每次潛在客戶成本(CPL):約為 $800~$1,200 元。
  • 每次行動成本(CPA):約為 $300~$1,500 元。
  • 每次下載成本(CPI):約為 $250~$600 元。
FB 廣告費用CPM(千次曝光成本)CPC(單次點擊成本)CPL(每次潛在客戶)CPA(每次轉換)CPI(每次下載)
英文全名Cost Per MilleCost Per ClickCost Per LeadCost Per ActionCost Per Install
計費模式直接按曝光數收費以曝光計費,再推算點擊成本以曝光計費,再推算潛在客戶成本以曝光計費,再推算轉換成本以曝光計費,再推算下載成本
計算公式總費用 ÷ 點擊次數(總費用 ÷ 曝光次數) × 1000總費用 ÷ 獲得的潛在客戶數總費用 ÷ 完成目標行動次數總費用 ÷ 應用下載次數
平均費用 (NTD)$25~$30$3~$5$800~$1,200$300~$1,500$250~$600
主要影響因素受眾精準度、廣告素材、競爭程度廣告素材、受眾精準度、競爭程度廣告素材、受眾精準度、行銷漏斗優化廣告素材、產品價格、網頁轉換率廣告素材、受眾市場、下載轉換率

請注意,以上數據僅供參考,實際費用會因行業、目標受眾、廣告內容和競爭程度等因素而異。

六、如何優化 FB 廣告費用

1. 精準鎖定目標受眾

  • 使用 Facebook 受眾工具
    • 自訂受眾(Custom Audience):利用網站訪客、購買過的客戶、電子郵件名單來投放再行銷廣告。
    • 相似受眾(Lookalike Audience):根據高價值客戶建立類似族群,提升轉換率。
    • 受眾細分(Audience Segmentation):針對年齡、興趣、行為等進行更細緻的篩選。
  • 排除無效受眾
    • 移除已轉換的受眾,避免重複曝光造成浪費。
    • 過濾無效的興趣或低價值用戶(如點擊率高但無轉換的族群)。

2. 優化廣告創意

  • 測試不同版本的素材
    • A/B 測試不同的圖片、影片、文案,找出最佳組合。
    • 使用動態廣告(Dynamic Creative Ads),讓 Facebook 自動優化不同的廣告元素。
  • 提高吸引力
    • 視覺素材要抓眼球,例如:對比色、強烈 CTA(Call-to-Action)。
    • 廣告文案要簡單直接,清楚告訴用戶為何要點擊。

3. 優化出價與預算

  • 使用最佳的競價策略
    • 若目標是獲取轉換,可使用「最低成本(Lowest Cost)」出價模式。
    • 若有固定轉換成本預算,可選擇「最高成本(Cost Cap)」來控制單次轉換成本。
  • 合理分配預算
    • 先以小額預算測試,找到最佳受眾後再放大投放。
    • 使用「CBO(Campaign Budget Optimization)」讓 Facebook 自動分配預算到最佳表現的廣告組合。

4. 提高轉換率(CRO)

  • 優化落地頁面(Landing Page)
    • 確保頁面載入速度快(3 秒內),減少跳出率。
    • CTA 清晰明確,減少不必要的步驟提升轉換率。
  • 使用 Facebook Pixel 追蹤轉換
    • 設置 Facebook Pixel 並追蹤不同的轉換事件,如購買、註冊、加購等。
    • 根據數據調整投放策略,例如針對購物車放棄者提供折扣再行銷。

5. 定期分析與調整

  • 關注數據指標
    • ROAS(廣告投資回報率)
    • CTR(點擊率)
    • CPA(每次獲客成本)
    • CPM(千次曝光成本)
  • 停掉效果不佳的廣告
    • 如果某則廣告點擊率低,測試不同的標題、圖片或 CTA。
    • 廣告頻次過高(超過 3 次)但轉換率下降,可能需要更換創意或調整受眾。

七、FB 廣告常見問題

1. FB 投廣告要多少錢?

Facebook 廣告沒有固定價格,最低一天可以投入 NT$32~NT$100 台幣,預算可以依需求自由調整。可以選擇廣告「每日預算」來控制每天花費,或設定廣告「預算上限」,讓系統在指定期間內自動分配花費。

2. FB 廣告怎麼付費?

Facebook 廣告提供多種付款方式,包括信用卡、自動扣款和預付儲值。費用會根據廣告的曝光次數計算,當達到帳單結算門檻時,系統就會自動扣款。

3. FB 廣告費用怎麼查詢?

可以在 Meta 廣告管理員的「帳單」頁面查看所有廣告費用與付款紀錄,包含每筆交易的金額、支付方式以及廣告成效數據,方便追蹤預算使用情況。

4. FB 加強推廣貼文要錢嗎?

是的,推廣貼文(Boost Post)也是 Facebook 廣告的一種,費用會根據曝光次數計算。雖然這種方式簡單方便,但通常成效不如透過 Meta 廣告管理員設定更精細的廣告來得好。

5. FB 個人可以買廣告嗎?

個人帳號可以直接開設廣告帳戶並投放廣告,但大部分功能都必須透過粉絲專頁或商業管理平台才能完整使用。企業或個人品牌建議使用商業管理平台,這樣能獲得更好的數據追蹤與受眾設定功能。

不過個人帳戶投放廣告時,若觸及 Facebook 廣告政策的敏感規則,帳戶可能會被限制甚至封鎖,影響後續廣告投放。為了確保廣告帳戶的穩定性,建議透過 廣告代理商 開設商業廣告帳號,代理商通常擁有較高額度的廣告帳戶權限,並且在稅率上還有更優惠的計算方式,對於企業或個人品牌來說,是更穩定且專業的選擇。

結論

FB 廣告的計費模式以 曝光(CPM)為基礎,不同廣告目標會影響 CPC、CPA、CPI 等費用。廣告成本受 競爭程度、受眾設定、廣告品質 影響,因此廣告主應透過 優化廣告素材、精準設定受眾、使用 Facebook Pixel 追蹤轉換 來提升廣告成效並降低成本。


【少年懂行銷】